当前位置:

创新编制周转管理 激活编制“一池春水”

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,破解编制资源供需矛盾,近日,阿尔山市委编办加大编制资源创新挖潜力度,制定出台《阿尔山市编制周转池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并以“建、蓄、用、管”四举措为编制周转池注入“源头活水” 。

一、科学调编,分门别类“建好池”。

按照“阶段性调剂、不调整基数、定时段平衡”的基本思路,以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为支撑,打破部门间编制壁垒,统筹全市存量编制管理与使用,探索建立“保障急需、单列管理、专编专用、动态调整、周转使用、及时收回”的管理办法,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可持续的编制保障。同时,深入挖潜拓源,动态调配低效编制,根据不同行政层级、机构类型、编制类别分级分类建立乡镇(街道)编制周转池、市直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,实行专编专用,确保各周转池之间不出现挤占挪用。

 二、精准配编,多措并举“蓄好池”。

坚持广开渠道,多管齐下,不断提高蓄水量,确保池中水常有不干涸、容量足能周转。一方面,坚持总额动态管理。周转编制从全市存量编制内统筹调剂,初期暂定一定数额,后续将跟踪使用效果适度增加编制,确保用编稳定有保障。另一方面,灵活收放协调运转。周转编制使用期限最长为三年,在规定的周期内根据单位人员转任、调离、辞职(退)、自然减员等情况以及周转编制使用效益评估情况,灵活收放把好调配“阀门”,确保周转编制收得回、放得准、用得好

 三、高效控编,加强统筹“用好池”。

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机构编制资源进行合理配置,充分保障党政重点工作领域、急难险重部位、急需人才部门及基层一线的用编需求,打通招才引智的“绿色通道”,确保“好钢用在刀刃上”。健全机构编制和组织人事部门全流程联动机制,推动“前端用编”与“后端用人”协同开展。严格使用条件和程序,明确动议、申报审核下达四个环节,针对人员岗位聘用、管理政策、人事规定、待遇保障等,制定规范管理口径,确保周转编制高效循环、有序运转。

  四、全程管编,强化监督“管好池”。

从严从实从紧加强周转编制的全过程监管,以持续管住、盘活、用好周转编制为抓手,切实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。进一步加强周转编制使用和流转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,依托“实名制系统”及专项管理台账对周转编制进行全链条跟踪监督,结合“三定”规定执行情况、部门职责履行情况,定期或不定期对周转编制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检查,对人员编制效益发挥情况进行评估,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周转编制使用规模的主要依据。(付立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