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兰浩特市委编办党支部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,把机关党建工作和学习、业务、服务等紧密结合起来,以“三个聚焦”围绕中心、建设队伍、服务群众,着力打造党建引领、组织坚强、本领过硬的机关党建新模式。
一、坚持机关党建聚焦理论武装,提升干部素养凝聚攻坚力量
乌兰浩特市委编办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干部素养、凝聚攻坚力量的重要手段,创新党员教育载体形式,打造在线离线、线上线下学习模式。一是建立了“支部书记领学、全体党员干部参学”的学习联动机制,坚持以上率下,以党员带群众,确保学习不掉队。充分发挥“关键少数”的示范作用,支部书记分别以“学好党史‘必修课’奋力开启新征程”和“石榴花开别样红”为题为全体党员干部讲党课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、凝聚力量,鼓起迈进新征程、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。进一步提升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“三个离不开”思想,不断增强“五个认同”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践行守望相助理念。二是“读原著学原文”与“悟道理守初心”互补。开展“中国精神”专项领学活动,党员作好表率,带头认领精神,在集体学习中轮流上台,把中国精神讲生动、把历史经验讲清楚、把理论问题讲透彻,让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讲解员和宣传员。开展“书香编办·每月共读一本书”活动,对《成吉思汗》《李白诗传》《老人与海》《白说》《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》等书目进行了分享。结合“学习强国”标兵诵读活动,组织广大党员和群众在讲好党史故事的基础上,悟一个道理,从党的辉煌成就、艰辛历程、历史经验、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,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、理论逻辑、实践逻辑。
二、坚持机关党建聚焦业务服务,提振党员干事创业精气神
乌兰浩特市委编办按照“走在前、做表率”的要求,以党建助推服务水平提升,立足本职岗位,增强党建引领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的作用,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党员干部“办实事、开新局”的责任担当。一是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,缩短办事时限,提高办事效率。充分利用“互联网+”开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,简化、优化业务办理流程,无需提供纸质材料。通过QQ群、微信、电话等形式与申办人员沟通协调,一次性告知业务办理流程,努力提高一次性办结率。二是持续开展“戴党徽、亮身份、办实事、树形象”活动,做好“三亮三比三评”工作。组织全体党员主动亮明身份,在工作、志愿服务、开展对外活动时统一佩戴党徽,进一步强化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,强化责任担当,接受群众监督。每名党员立足所在岗位和自身职责,承诺并认真办好为民实事,通过比思想、比作风、比干劲,评选出党员先锋岗、党员示范岗、流动红旗岗,切实发挥优秀党员的示范和引领作用。三是在各业务股室发放“三问”征求意见表,根据服务对象反馈的意见建议,提升服务水平。在办公场所设置“等候区”,为办内每个岗位设置工作牌,公示业务办理联络电话和主要业务职责,为办事人员提供电脑、打印机等办公设备,方便业务办理,以实际行动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三、坚持党建聚焦基层一线,情系人民群众最急最忧最盼
乌兰浩特市委编办以机关、包联社区和嘎查为主要阵地,深入开展“你有困难你找我,我是党员我帮你”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,开展“察民情 访民意 解民忧”走访活动,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全力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办好,好事办实。一是深入义勒力特民生小学开展“传递书香 情暖校园”爱心捐赠活动,不仅为学生送去了图书和体育器材,还努力拓宽爱心捐赠队伍、扩大爱心捐赠范围,呼吁社会爱心人士、团体带着资源、带着服务深入民生小学,助力教育发展、传递温暖关怀。深入浩特营子嘎查开展“察民情 访民意 解民忧”主题党日活动,全体党员干部深入浩特营子嘎查了解帮扶对象的生产生活现状,医疗、教育、住房、就业、备耕生产等方面的情况,了解到帮扶户存在养羊技术问题,第一时间与驻村第一书记沟通,联络技术员对其养羊技术进行指导。二是深入包联小区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,进一步提高群众反诈意识及防范能力,力争做到防电信诈骗宣传人人知晓、人人有责,全力守好群众的“钱袋子”。深入校园协助交警疏导交通,并向学生、家长及过往行人发放“135绿色出行”倡议,倡导大家积极乘坐公交车、骑自行车等低碳环保的方式出行。开展了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宣传活动,提高未成年人学法用法意识。在饭店、早餐店开展“制止餐饮浪费 践行光盘行动”宣传活动,发放倡议书,倡导大家要厉行节俭、反对浪费等。三是持续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访民情办实事,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结合“戴党徽亮身份,争做合格党员”、在职党员进社区联系服务群众等活动和共产党员“挂牌亮户”工作,以助力疫情防控、为困难群众跑腿办理大病救助基金、参与共建植树活动、慰问帮助孤寡老人等,持续推动党员到包联结对社区报到、在职党员到居住社区报到,积极认领服务项目,多措并举解决民生难题,打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