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考察学习鄂尔多斯市“放管服”改革工作的几点思考
时 间: 2018-05-23        来 源:

 

为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深化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改革部署要求,推进我旗“放管服”改革,现就赴鄂尔多斯市考察学习“放管服”改革经验做法谈几点思考。

一、压减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动态管理,实施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

“放”为突破,坚持以简政放权为核心,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幅压减行政审批事项,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办事负担。凡属中央和自治区明令取消的审批事项一律予以取消,能下放的一律下放,以政府权力“瘦身”打开激发市场活力之门。严格制定《权责清单管理实施办法》等管理制度,充分利用“清单系统”,实施集中办公梳理清单,建立集中梳理、逐项审核、专家论证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、公开公示等权责清单制定程序推行权力清单网上运行,建立“政务服务网”,发挥服务网络“问”“查”“看”“办”“诉”五大功能,最大限度为公众提供公开、透明、便捷、规范、高效的政务服务严格执行《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权力监督管理办法》,落实国家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要求,制定权力清单事项编审标准,设计统一的标准要素模板和标准化流程图,逐一规范事项名称、条件、材料、流程、时限等, 统一绘制流程图,完成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实现、旗(县市)、苏木乡镇(街道)、嘎查村(社区)“同一事项,同一标准、同一编码”。

二、推进综合执法改革,加大监管力度,完善监管体制

大力推进自治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,推动执法重心下移,科学整合执法队伍,覆盖各苏木乡镇进行综合行政执法,有效解决多头执法、重复执法问题。创新监管方式,强化智慧监管。依托政务服务内网建设,积极打造市场监管数据平台,使交通指挥、环保监控、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实现在线监控。充分利用部门协同监管平台,全面推行“双随机、公开”监管,公布随机抽查事项清单,执法人员名库和检查对象名录库,实现监管全覆盖健全跨部门、跨区域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推进违法线索互联,监管标准互通、处理结果互认,避免执法行为交叉重复或留空白死角,做到公平执法、阳光执法。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通过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、公布信用红黑名单建立联合惩戒机制等措施,推动形成“部门联动、协同监管、联合奖惩、社会监督、企业自治、行业自律”监管新格局形成市场主体“一处违法、处处受限”的共管共治局面。

三、推进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审批服务方式向智能化转型

积极推动“数据多跑路、百姓少跑腿”,集中整合政务网络资源建成政务服务一体化网络平台,形成集信息公开,网上办事效能监察、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政务服务模式,建设覆盖、旗(县市)、苏木镇(街道)嘎查村(社区)的三级政府服务平台、四级政务服务网络。强化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,助推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向基层延伸通过不断完善提升政务政务平台的功能和应用,实现政务服务网络全覆盖,推行基层服务代办网点与政务服务平台无缝对接,打造基层政务服务亮点,逐步形成规范、透明、便捷的“一站式”服务工作机制,创建“一站式”审批模式,实现“让信息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”的目标,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。持续优化审批流程,全面推行在线审批模式,搭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,推行“多评合一、联和踏勘”,所有非涉密项目都通过平台在线办理。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,促进政务服务全流程网上办理,加强公共信息平台与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,实现跨地区、跨层级、跨部门政务信息资源汇聚、共享和交换,破解信息条块分割难题,彻底打破“信息孤岛”现象。

四、创新服务模式,提升优化服务水平

全面开展营商环境评价,倒逼各部门进一步减环节、优流程、压时限提效能,切实解决企业负担,支持企业做大做强。着力优化公共服务,加快发展教育医疗、文化、养老等各类社会事业,加强对 供水、供电、供气、供暖等公用企事业单位及银行等服务机构的监管,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。落实“一次性告知”“限时办结”“服务承诺”制度,推行“单一窗口”+“联审联办”+“限时办结”+“便民代办”的“一站式”服务模式,实现“一窗受理分类审批、统一出件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,节约了行政成本,解决了“多次跑、多头跑”的难题。通过便民服务热线、设置自助服务区、网上预约查询、代办服务、上门服务、快递服务、双语服务、统一收费等服务项目,扎实开展优质特色服务,提升服务水平。 (扎赉特旗编办  王平